赣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祠堂里的古韵新风中国江西网
TUhjnbcbe - 2023/2/14 18:59:00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218/5941745.html

本报记者毛江凡钟金平实习生邓竹青

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大厅上方造型精美的月梁上,一幅新挂上的匾额,上书“乡村大学”四个鎏金大字,构成了一幅既古朴又现代的和谐画面。

这里是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的曾氏祠堂。6月30日,该县乡村大学的一堂新书发布会和家风文化课正在祠堂里举行,这场活动请来了省里著名教授、专家,还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参与。

宁都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几乎村村都建有祠堂,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祠堂多座。在这一座座祠堂里,饱含着大量的文化基因,古建文化、家风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相互交织。

近些年,宁都县对古祠堂非常重视,不仅加以修缮保护,还深入挖掘、创新发展祠堂文化,并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让一座座古祠堂美起来、活起来。在古与新的碰撞中,宁都的一大批古祠堂,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村民们在祠堂听讲座

小布镇很多古祠堂都是红色遗址本报记者毛江凡摄

惊艳亮相,古祠堂化身乡村大学

祠堂,又被称作宗祠、祠室、家庙,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记录家族传统与辉煌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

而从情感上讲,一座座古祠堂,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

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的村口,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曾氏祠堂,安然坐落在时光深处。走近祠堂,但见门前清水环绕,一池莲花绚丽绽放,周边绿树成荫,柳条依依。来到祠堂拱形院门前,只见左上方挂着“乡村大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两块牌子。再往里走,正门上写着“曾氏家庙”四个遒劲大字。

风风雨雨数百年,这座中式古典设计的祠堂,马头墙依然高高耸立,青砖黛瓦美轮美奂,石雕砖雕栩栩如生,匾额柱楹趣意盎然,可谓是南方古祠堂的杰作。

一位曾姓村民告诉记者,这个祠堂是清代文学家曾灿的家祠。曾灿是清初著名文人集团“易堂九子”之一,以能诗著称,曾编撰大型诗歌选本《过日集》,在当时影响巨大。

6月30日,恰逢与曾灿有关的《易堂九子的故事》新书首发式暨易堂文化讲座,在曾氏祠堂里举行。此时的曾氏祠堂,俨然拥有了另一个雅号——乡村大学。把祠堂变成讲坛、把“大学”搬进祠堂,是宁都正在进行的传承、弘扬祠堂文化的创新之举。

今年的4月23日,经过了数月的筹备,宁都县乡村大学揭牌仪式在小源村曾氏祠堂举行。当天,数以百计的乡亲邻里、大学教授、艺术家以及当地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祠堂里乡村大学的诞生。

“我们办乡村大学,把乡村和大学这两个名字糅合在一起,就是想把古代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起来,这是我们办乡村大学的初衷。”参与乡村大学筹备工作的宁都县政协副主席、乡村大学副校长谢帆云说。

乡村大学成立后,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一系列活动已经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谢帆云说,首先是开展了几场家风教育,他本人就为当地群众讲了一场家规家训课,讲完后他还要求乡镇干部也到祠堂里面去讲,把家谱里的家规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照,这样串起来说,更有贴近性和吸引力。

还有一堂课,让小源村的老百姓印象深刻。那是一堂关于科技和农业培训的课,讲课的是北京科技大学等几所首都院校来的年轻博士们,作为青年科学家联盟的成员,来赣南老区授课。村民曾峰泉说:“七八个年轻的博士,都非常有学问,就在我们的祠堂里讲科普(知识),讲的水平也很高,听的人也多,祠堂里都坐不下了。就请他们到县里的大剧院开讲座,人的大厅,又坐满了,很受欢迎。”

乡村大学的系列活动,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宁都的文化影响力。谢帆云说,一方面是请进来,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他们组织了县内外祠堂文化专家,走进北京大学、中国人大等四所高校,举办了“祠堂文化进京谈”系列巡回讲座活动,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各高校讲座现场,与会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祠堂文化与乡村生活——社会学的视角》《祠堂之美》《历史长河中的祠堂》《祠堂生活与社会治理》等主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展开了生动形象的阐述和分享。对什么是祠堂、祠堂的功能、祠堂与中国革命、祠堂的历史意义等一个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把大家带入了以祠堂文化为元素的时空隧道,开启了一段以传统祠堂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之旅。

如今,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的曾氏祠堂,其乡村大学的教育功能被大大激发出来。这里是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泉眼”,在祠堂的墙上,县里的书法家用精湛笔触介绍了乡村大学的简介,美术家、摄影家用自己绚丽多彩的画面装点了祠堂。往后,他们也可以用笔和镜头将祠堂、客家文化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里将会是十里乡亲汲取正能量的“新载体”,“忠、孝、廉、节”简单四字家风,用剪纸艺术挂在祠堂的上堂,教育着族人、后辈。这里还有电影院,晚上,伴着星星和月亮,孩子们和父母并排坐在长凳上,在家门口就能品味丰盛的文化大餐。

“政府能把乡村大学这么好的一个项目放到小源村,放到我们曾氏祠堂,不仅能把原本难于管理的闲置祠堂有效利用起来、管理起来,让古祠堂美起来、活起来,也方便了我们这些曾氏儿女和周边群众的学习和休闲生活,更重要的是古祠堂变得更有内涵了。”村支书曾志华对乡村大学的未来无限憧憬。

精心守护,红色遗存让祠堂熠熠生辉

在宁都数以千计的祠堂里,还有一类祠堂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革命战争时期,作为中央苏区相关重要机构的驻地或活动场所,这类祠堂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存。

宁都是中央苏区核心县份,是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重要战场,还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长期的革命实践,留下了丰厚的红色革命遗址群。小布镇是宁都县红色旧址保存最多、最完整的乡镇,其中有享誉全国的中国工农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等18处红色革命遗址,还有红军标语、壁画余幅,文件、文告、实物、回忆录等历史文物余件。

留住革命记忆、传承红色根脉,这让古祠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小布镇赤坎村的“龚氏祠堂”,曾是苏区中央、中革军委成立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红军的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也诞生在此。走进祠堂内,朱德办公室、报房、发电机、充电机等物品依次陈列。此外,祠堂内还展示出大量的图片、文字,时光也仿佛回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

据介绍,年1月6日,遵照毛泽东、朱德的指示,红一方面军利用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在小布镇赤坎村龚家祠堂开展无线电工作,开创了我军无线电工作的先河。7年7月,总参三部和宁都县联合修缮旧址,本着修旧如旧、真实再现原貌的原则进行维护修复,如今,这里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加强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

在龚家祠堂旁边,有座“熊氏宗祠”,是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旧址。走进这处旧址,住在里面的熊氏后人,今年60多岁的熊天星迎上前来,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遗址的故事。“年1月至2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驻扎在这里,黄志金同志任队长,冯文彬任政委,他们主要利用骑马、走路的方式传递信息、情报。你看,这些墙上的标语,都是当年红军留下来的,有10多条呢。二楼是红军将领住宿的地方,墙上还写了很多注意事项,现在还看得清清楚楚。”熊天星带着记者一路察看,虽身患残疾,腿脚不便,但情绪高昂。

说起这处清代祖宗传下来的宅子,熊天星说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政府不仅出钱帮我修好了房子,还请我在此当看护员,让我守护这些文物。现在来这里参观红色文化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我还可以卖些蜂蜜、小布岩茶等土特产,补贴点生活。”熊天星说,只要是走进祠堂的游客,他不仅会免费解说,还免费泡茶给大家喝,作为红土地上的后人,他要让人们感受到苏区人民的热情。

宁都县博物馆馆长郭跃峰介绍,宁都县拥有革命旧址众多,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就有87处,其中“国保”2处,“省保”9处,以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年久失修,许多资源破损严重。近几年来,宁都县抓住苏区振兴的机遇,坚持“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革命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力度,使红色之魂深深扎根于赣南大地。

同时,针对部分旧址旧居内的祠堂、民居等房屋,当地还进行产权置换,并通过思想引导提升村民文物保护观念,使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革命旧址旧居的保护修缮队伍中来。在进行保护性修缮时,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做法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确保“修旧如旧”,真正留住文物的根。

承古出新,祠堂文化焕发新光彩

在宁都,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古祠堂,正在被注入新时代的新元素。在古与新的融合与呼应中,祠堂文化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年4月,为加强古祠堂的保护利用,赣州市政府出台《赣州古祠堂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案》,争取用4年时间(-),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逐步建立古祠堂建筑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把赣州古祠堂打造成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和弘扬文明乡风的重要平台。《方案》提出,赣州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开展古祠堂普查、分类建立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维修工程等措施,加强对古祠堂的保护利用。

如今,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宁都各乡镇根据各自的特色,纷纷利用祠堂办起了“乡村大学”“红色课堂”“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阵地”等,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

小布镇木坑村的张姓祠堂,以往一贯给人庄严肃穆的印象,除了重要节日或举办活动,其他时间很少有人会去。如今在祠堂前,架起了一座时尚的篮球架,修好了篮球场,以往安静的地方,如今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我们年轻人以前很少会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祠堂里的古韵新风中国江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