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价见1194多,损1190,目标1200
8888(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及软件:工厂集成化管理软件、工业IT8软件、工业基本系统及开发工具、工厂生产软件、工业用互联/工厂内局域、工厂外部局域解决方案、服务等;
中国银行业今年以来贷款的大幅增加,既反映了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和流动性的充裕,也表明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得到了切实贯彻。但是,其中隐含的长期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商业银行应采取积极措施。就短期而言,尽管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将可能有所扩大,但不良贷款率不会出现大幅上升,信贷高增长所带来的风险基本上是可控的。 当欧美国家的银行业依旧还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苦苦煎熬之时,中国银行业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上演了改革开放30年来银行信贷的罕有历史: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超过7万亿元,这是自2008年8月触底以来信贷增长连续十个月加速,也创下1998年4月以来12年的新高。新增贷款的持续高增长,引起了市场人士对信贷风险的普遍担忧。金融监管当局近期也频繁提示商业银行要重视贷款质量的变化。 一、信贷高增长隐含的长期高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业是一个接受风险、转移风险和缓释风险的行业,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中经常会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若短期内贷款增速超过一定临界值,那么,必定会导致未来信贷风险的扩大。这一点,中外银行概莫能外。从我国银行业的情况看,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呈现持续飙升之势,1、2、3月新增贷款分别达1.62万亿元、1.07万亿元和1.89万亿元。经过4月的稍许回落后,二季度新增贷款继续呈现逐月上扬态势,4、5、6月贷款分别投放5918亿元、6645亿元和1.2万亿元。整体上看,上半年信贷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一般认为,如果银行贷款增长速度超过25%,那么,就会超过商业银行审贷的工作负荷,一些风险较大项目贷款就会获批,从而信贷风险就会增大。也就是说,信贷高增长必然会衍生出银行高风险。当然,近期信贷高增长所可能引致的银行业高风险,不仅仅源于“高增长引致高风险”这一经验规律,而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近期信贷投放具有“高速增长、高度集中”的特点,贷款过分向基础设施领域的集中将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进而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在2009年新一轮信贷扩张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银行贷款投放到了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所谓的“铁公基”项目中。从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贷款结构看,由于新增贷款过度集中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而基于现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对于铁路、核电站、高速公路、机场以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的需求并非是无限的。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机场处于闲置状态,六车道的高速公路空空荡荡。所以,未来几年,一些新开工建设的“铁公基”项目会成为新的过剩“产能”,而这些新型“产能”的过剩将会引发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飙升。 近期银行贷款大多是通过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许多项目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其中蕴含的风险较高 过去,由于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清楚,所以,商业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非常谨慎,介入程度一般控制在行业占比的10%以下。但是,去年年底以来,各家银行的授信政策显著改变,开始积极向市级甚至区、县级的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各类名目的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级别由省、市延伸到县,行业从城市建设、交通扩展到新能源,规模大小不一。 经验表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一是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状况不透明,银行难以评估其信用等级。同时,银行对地方政府的融资总量、负债规模、可持续的财税收入无法掌握,所以,银行难以评估地方政府的真实财力和政府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二是政府融资平台包括有自营收入、有一定自偿能力的融资平台和没有自营收入、缺乏自偿能力的融资平台两类。后一类融资平台的主要职能就是融资,至于融到资金后资金如何用以及怎样偿还考虑得并不充分,承贷主体与资金使用主体是分离的。对于银行来说,这一类融资平台是一个定时炸弹;三是政府融资平台的高杠杆率融资安排,是建立在中国经济会迅速转好的假设之上的。一旦形势逆转,财政收入下降,土地收益不能实现,很容易引发地方财政风险;四是一些地方政府给银行出具了大量的“承诺函”,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担保,这些政府“承诺函”表面上能够部分地缓释风险,但在法律上它没有法律效力,从而根本上不具有缓释风险的效力。 从现实看,各类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扩张,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保八”目标的实现将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它们也催生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泡沫,目前许多城市都变成了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对于这种繁荣,我们应给予高度警惕。历史资料显示,国有银行股改前形成的不良贷款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造成的约占10%,地方干预造成的约占20%。考虑到地方财政负债比率不断上升以及政府项目缺乏商业可持续性,再考虑到官员任期因素,所以,笔者担心,政府融资平台有可能成为催生新一轮银行不良贷款的平台。 宏观经济复苏压力较大,将可能加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积累 信贷资产质量是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反应。在经济上升期,信贷资产质量通常表现较好,这不仅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稀释效应,更因为企业效益良好所产生的较好还款能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欠佳,不仅呆账坏账会增加,而且,贷款的逾期情况会比较严重。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效益持续下降,出口不断下滑,而国内需求又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增长,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宏观经济恢复的压力依然较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也会由此进一步凸显出来。在美国,GDP与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之间关联系数为0.3。即GDP增长每降低1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资产率一般上升0.3个百分点。对于小银行来讲,该弹性甚至达到0.6。在亚洲,这一关联系数则高达0.7。近期,世界银行将中国2009、2010年GDP增长预测调高至7.2%和7.7%。相对于2007年11.9%的增速,降幅将超过4.7-4.2%。即便按照0.4的关联系数计算,GDP下降将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上升1.88-1.68%。即使按照国内分析人士的乐观预期,即2009、2010年GDP分别增长8%和9.8%,GDP降幅也将超过3.9-2.1%。按照0.4的关联系数计算,GDP下降将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上升1.17-0.63%。 信贷高增长不仅增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增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首先是由于息差不断缩小所带来的风险。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五次降息使商业银行的息差明显收窄。为确保利润增长,过去三个季度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贷款的高增长来实现“以量补价”。但是,通过分析量价关系,可以发现银行很难达到该目的。今年一季末,14家上市银行资产增加额幅度相当于去年全年的50%,与此同时,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10%,净利润同比下滑8.5%。考虑到各银行为平滑业绩而减少对营业成本的计提,实际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应该是15%。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季度上市银行的整体息差比2008年同期收窄约80个基点,较2008年全年收窄约65个基点。二是期限错配风险。去年以来,受资本市场低迷、企业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定期化的态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但是,与贷款长期化的趋势相比,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更容易“反转”。目前,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已超过50%,贷款平均期限拉长的趋势有增无减。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存款平均期限正逐步缩短,由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会再次显现。三是贷款重定价风险。今年国内商业银行实际贷款利率下浮比例占到一半以上,下浮程度基本上是比基准利率低10%,甚至低于10%。目前,利率基本已经处于谷底。随着通胀预期的加剧,未来利率将可能重回上升通道,因此,银行贷款面临重定价风险。 二、短期内银行信贷风险不会显著扩大 中国银行业今年以来贷款的大幅增加,既反映了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和流动性的充裕,也表明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新增贷款正在对实体经济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隐含的长期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就短期而言,笔者认为,尽管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将可能有所扩大,但不良贷款率不会出现大幅上升,信贷高增长所带来的风险基本上是可控的。 贷款增长趋势将逐步减缓 从银行信贷运行的规律看,新增贷款通常是上半年快下半年慢,基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强力推动,这一规律今年表现得更加突出。笔者相信,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高增长后,下半年信贷增速可能回复到理性状态。事实上,决定下半年信贷增长的因素除了保证政府刺激计划的需求外,目前各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直线下滑也已经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增长形成了严格的约束。在现有的银行监管框架内,没有哪家银行敢突破资本充足率约束而大肆放款。此外,银行的放贷能力也受到流动性的制约。数据显示,2月份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速超过了存款增速1.2个百分点,此后差距一直拉大,5月份达到了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银行业内部的流动性已经在发生变化。存款规模决定信贷增速,没有存款规模的增长,贷款增长是没有基础的。笔者观察到,目前一些银行为增加存款已经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存款争夺战正在上演。不过,存款争夺战只能造成存款在银行之间的来回搬家,银行业整体上的存款增加比较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今年新增贷款达到9.2万亿,那么,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将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这会让中国经济再次加速杠杆化,而迅速的再杠杆化将显著增加资源错配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因此,下半年的信贷增速会受到监管当局的控制。此外,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电、铁路、核电、公路等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这些大项目、大客户已经瓜分完毕,后期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长将更多依赖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银行贷款。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仍不够活跃,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依然持谨慎态度。4月份中小企业贷款出现了700多亿元的负增长。因此,整体上看,银行业整体的信贷增速将会放缓。 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 经过多年的商业化改革,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远远超过以前。迄今为止,国内商业银行不仅在风险管理的技术层面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制度层面初步实现了科学与合理,既健全了风险控制的组织体制,也确立了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在本次信贷狂潮中,尽管笔者不敢保证所有的银行不会放松信贷纪律、降低风险管理标准而盲目追求贷款规模的增长,但应该相信绝大多数银行能够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据笔者观察,此前大多数银行在审贷方面首先是高度关注贷款风险,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才支持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和投资项目的落实,而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主动迎合政府的要求,漠视风险,降低评估条件,奋不顾身地跻身于信贷大跃进。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持续增加,抗御信用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目前已经达到140%左右。由此看,短期内银行能够有效控制资产质量的波动,资产全面恶化的局面不会出现。尤其是,银监会年初上调银行拨备覆盖率至150%,以行政手段迫使商业银行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问题先行准备,这至少能保证银行业的资产风险在2010年不会集中大规模爆发。 从银行项目贷款和基建贷款的具体操作方式看,短期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不会快速显现 从贷款类型看,目前项目贷款大部分为一次性还清贷款,即在贷款期限内仅支付利息,期末一次性偿还本金。这使得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大大缓解,还款能力的恶化不一定会导致该贷款分类被降低。而且,平均贷款期限越长,问题贷款就越难以被及时发现。由于贷款到期后还可选择展期,这可以推迟问题贷款被发现的时间。此外,目前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有抵押和担保,尽管抵押担保贷款的回收率因行业和具体贷款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这些贷款的风险相对较小。此外,由于银行在衡量减值贷款的标准时具有灵活性,商业银行的分行层面就有一定余地来掩饰问题贷款。如果地方政府是贷款担保人,银行更不会把贷款划为问题贷款,当地政府也会出面干涉,并寻找私下解决办法,这都会把问题贷款的暴露时间向后延迟。 综上所述,虽然市场普遍担忧商业银行在信贷高增长下的资产质量隐患,但短期内整体不良贷款处在可控水平。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招商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