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大家都这么卖力,我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回到广西老家办养猪场的丘建良这样感慨。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从背井离乡的打工族转型为返乡创业的奋斗者。
然而,他们大多选择的是门槛不高的创业项目——办养殖场、开小店等,同质化竞争者越来越多、物料成本不断上涨、价格战愈演愈烈,成为不少返乡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困境。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王玉玲及团队成员,于年~年对41位返乡创业青年进行调研访谈后发现,县域内返乡创业青年的创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衍生出的电子商务、商贸服务、现代物流及生活服务类产业。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是县域返乡创业青年身上普遍存在的短板。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是无奈地倒在沙滩上,还是通过学习调整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取决于青年创业者的心态和眼光。
低门槛项目是大多数返乡创业者的选择
每天早上6点多,丘建良骑着摩托车到他的养猪场,从仓库里搬出几袋不同的饲料,在大铁桶里混合均匀后倒进食槽,栏里的小猪涌到槽头进食,他打开音响给小猪播放音乐,接着用水管冲洗猪舍。“这猪比我们人还会享受。”丘建良笑着调侃。
今年是丘建良返乡创业的第三年。之前他和妻子在外面跑长途货运,去掉车贷、油费等开销,一年下来最多能攒下六七万元。得知家乡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后,丘建良便与妻子返回老家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农村娃小时候大多都喂过猪,对养猪的操作比较熟悉,开一个养猪场较为稳妥。”丘建良卖掉了货车,盖了养猪场,余钱买了猪仔和饲料。
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各地生猪养殖量大幅度减少,猪肉价格急剧上涨,很多地区生猪价格涨幅达50%以上,甚至打破年的最高猪价纪录。因为控制生猪存栏量和防控得当,丘建良养的第一批猪几乎全部卖完,赚到了钱。不久,丘建良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被村民选为村长,身为党员的他致力于帮助贫困村民脱贫。村里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国家政策提供的小额贷款,在他的养猪场投了钱,年底的分红让他们有了更多期盼。
与丘建良不同,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岭庆村的杨媚返乡后,在一所乡镇初中附近开了个理发店,学生群体是她最主要的客源。杨媚初中毕业后曾跟着同村朋友去深圳打工,成为深圳一家玩具厂的流水线女工。漫无尽头的流水线上,大城市的新鲜感很快就被消磨殆尽,高强度的单调工作让杨媚感到很压抑,但仅有初中学历的她难以在深圳找到更好的工作。坚持了3年,杨媚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听从家人的建议,她参加了一个美容美发的免费培训班,回来后在镇上开了个理发店。这样的生活与之前枯燥的工厂生活相比显得更为生动,收入也较为稳定,一开始,她感觉“这样的生活还不错”。
共青团咸阳市委曾经对名返乡农村青年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89%的受访者选择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返乡农村青年来自咸阳市下属县城的农村,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建筑运输、餐饮服务和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又缺少外部扶持,创业中存在诸多障碍。
调查中,返乡创业的农村青年除了自身的创业需求外,还有一部分人是迫于谋生需要,这个比重在受访者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77.8%的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时会选择和农业相关的产业,其中养殖业占比46.4%,农产品加工10.4%,农资经销9.2%,另有5.2%打算从事观光农业。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青年返乡后在创业过程中面临项目选择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质化竞争让创业者步履维艰
丘建良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小猪成本价、各种饲料的进价等收支情况。虽然他在年尝到了养猪的甜头,但由于猪肉涨价迅猛,年镇子里陆续开起了不少养猪场。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以玉米为主的猪饲料价格也跟着涨了起来。考虑到生猪供应量增大肯定会压缩利润空间,丘建良没有选择扩大养殖规模。看到新加入的养殖户还在不断寻找新品种饲料或参加各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养殖方式更为科学,这让丘建良开始焦虑。
杨媚开的理发店也不再乐观,店租逐年上涨,单靠着学生来理发并不能赚到多少钱,附近理发店还时不时推出所谓新发型吸引顾客。“在这个小乡镇里,染发烫头的人不多,我就只是赚个洗头剪发钱。”杨媚说。
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陈志明,在上海打了一年工后回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的老家。经过考察,他筹钱办了个养蛙场养殖黑斑蛙,一边经营大学时开的土特产网店一边养蛙。经过两年奋斗,眼看着养蛙场逐渐走向正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破了他原本的计划。当时大众对野味开始抵制,陈志明也只能暂停养殖黑斑蛙。年5月,由于疫情待在家的陈志明听说镇上有一家快递点转让,考虑到自己网店寄货较多,同时开个快递点也正好能增加收入,陈志明花了10万元加盟了这家快递。
一开始处于淡季,收入不多。11月开始,快递点迎来每年一度的脐橙寄件高峰。陈志明和妈妈打包、贴单,又请了3个工人,也要忙到三更半夜。快递量多的时候,一天达多件,看起来应该赚钱,但陈志明一算账,平均一件脐橙1元钱利润,去掉工人的工资,一天下来快递点的利润仅多元。“每天累死累活搬货,因为同行竞争压力大,只能薄利多销,每天要保证箱才不会亏本。赚的都是辛苦钱。”年底,陈志明发现到自家快递点寄脐橙的顾客越来越少,原来镇上其他的快递点用低价吸引客流,大部分老顾客就这样流失了。为了应对价格战,陈志明制定了5件以上免费上门收货的优惠,虽然争取来了一些顾客,可最后算下来,利润还不够付油费。
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蒙志明认为,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众多返乡创业青年已成为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一些返乡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对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了解不到位、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能力不高,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导致创业项目出现同质化严重的情况。这会导致创业项目竞争力弱、规模难以做大、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影响其创业成功率和项目成活率。
农村创业需要多种思路,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
“养猪场开得越来越多,大伙都想着怎么把猪养得更壮然后卖出更好的价钱,生猪养殖竞争激烈,今年难啊,我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为此,丘建良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