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五抓五美建家园江西省前六赣州市第一
TUhjnbcbe - 2024/4/18 23:38: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江西省全南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按照“抓乡风、人人美,抓创建、家家美,抓全域、处处美,抓长效、时时美,抓融合、业业美”的“五抓五美”工作思路,以全域旅游理念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心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秀美家园。目前,赣州市全南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评列江西省前六、赣州市第一,被列为全国农村建房试点县、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被评为年度全国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之一、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全南县金龙镇来龙村新屋仔美丽乡村

抓乡风人人美

坚持把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来抓,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以人人美促进乡村美;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86个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以党建质量提升促进环境整治增效;破立并举。成立乡村“红白理事会”,着力破除乱堆乱放、乱丢乱倒、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熏陶教育群众,征集推广“好家风好家训”格言条,举办好家风巡讲场,常态开展“全南是我家全靠你我他”“爱全南我跑捡”志愿活动,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蔚为风尚。

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沙坝仔乡村振兴点

道德养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设道德讲堂,广泛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系列活动,定期评选发布“道德先锋榜”,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抓创建家家美

按照“五净一规范”(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物品摆放规范)标准,开展庭院整治,创评美丽庭院户,推动做到村庄内外、庭院内外、家里家外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干部“三包”加强指导。实行县领导包乡镇,“大村长”包村,镇村干部、帮扶干部包户,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

全南县金龙镇木金村木金坑美丽乡村

党员“三包”先锋示范。包自家,在农村党员中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党员带头创评美丽示范庭院;包亲属,农村党员直系亲属家庭卫生不达标的,由其督促整治达标;包邻里,结合党员分类管理“四心”工程(即连心工程、红心工程、同心工程、暖心工程”),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赋予督促指导周边邻里家庭卫生整治职责,实现“五净一规范”每家每户全覆盖。门前“三包”全民参与。把门前屋后卫生清扫、柴草堆放等门前“三包”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文明卫生户评比、清洁家庭“五星”评级、垃圾兑换等活动,以农户整治家庭“小环境”促进村庄人居环境“大治理”。

抓全域处处美

念好清、改、用、管、美“五字诀”,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处处美、全域美。全域规划。编制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规划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全域治理。着力推进村容整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统筹推进以清垃圾、清塘沟、清废弃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残檐断臂、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为内容的“六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9个圩镇整治提升和个新农村点建设;拆除农村“空心房”、危旧土坯房万平方米。实施城乡环卫市场化一体化,实现城乡垃圾“一扫到底”、日产日清。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有微动力、氧化塘等污水处理设施85处。完成农户改厕36座,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96.5%;结合全域旅游要素完善、合理布局农村公厕,新建农村公厕座、旅游厕所15座。

全南县社迳乡老屋村红色乡里大曾屋

全域提升。统筹抓好美丽宜居系列创建,推动全县农村面貌脱胎换骨。对村庄实施“添绿”“点亮”“扮美”工程,创建了城厢镇黄埠、金龙镇木金坑等一批产业型新村。按照规划全域化、设施齐全化、环境洁美化、乡风文明化、产业特色化“五化”路径,建设了南迳镇、龙源坝镇等美丽宜居乡镇。沿通道干线对全县村庄进行组团式、片区化整治提升,串联带动个新农村点建设,全面实现25户以上村庄“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全覆盖。

抓长效时时美

落实长效管护“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经费、定考核奖惩”的“五定包干”要求,实现农村环境管护常态长效,确保时时美、长期美。资金投入多元化。通过争取一点、融资一点、拨付一点、整合一点、自筹一点、募捐一点筹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资金。环境监管常态化。对全县个村庄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安排管护经费;各乡镇对第三方保洁公司每天打分、每周反馈、每月考评,督促及时整改提升。

全南县陂头镇高车四坊五巷

乡村治理法治化。在三个中心镇成立城管分局,赋予执法权限,实施圩镇划行归市和车辆规停、建房管控、管线整治。将乡镇、村组划分网格管理,乡(镇)党政负责人担任圩镇网格长,乡镇驻村班子成员、县直驻村“大村长”担任村级网格长,统筹抓好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推进圩镇治理社区化,把非常住人群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消除管理盲区。

抓融合业业美

将产业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密融合,既抓环境美,更抓产业美,创造富足美。与全域旅游相融合。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全县4个核心景区和11个乡村旅游点建设呼应融合、一体推进,做到建设一个景点联动一个片区。如龙源坝镇雅溪古村景区,按照“不拆房、不填塘、不砍树”和“因形就势、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个性化整治提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并辐射带动周边建设狮子寨长情谷、客瑶风情街等乡村景观,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向景区景点打造、再向景观带发展的突破跨越。与现代农业相融合。以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高山蔬菜10万亩、林下灵芝2万亩、芳香花木10万亩,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年增长41.2%,年均增长12.2%,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进入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良性发展轨道。

全南县陂头镇高车

与脱贫攻坚相融合。聚焦以“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建设电力、广电、通信网络”为内容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和相应公共服务,集中资源力量着力强化路、桥、水、房、沟等方面弱项,使人居环境整治成为补短板、促脱贫的重要抓手。近三年来,累计投入47.03亿元改造县乡道公里、新建提升9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自然村干道和入户道硬化、农户安全饮水、村庄通电通广播通网络3个%全覆盖。截至年末,全县8个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名贫困群众有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58%。(余钟华)

编辑:钟雯菲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抓五美建家园江西省前六赣州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