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赣州市部署开学和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TUhjnbcbe - 2025/2/9 16:49:00

今日天气

温度:27℃~36℃晴

风力:南风1级

PM2.5:21

空气质量指数:38优

要闻

●赣州市部署开学和“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赣州章贡区“政策超市”让政策加速兑现

●赣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赣州市部署开学和“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日前,赣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开学和“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开学和“两节”期间是食品消费的高峰期,也是食品安全风险较大的时段。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将食品安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确保这一重要时段的食品安全。

各地相关监管部门要根据节日期间消费特点,以校园及周边、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公路沿线等为重点区域,以食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集中街区等为重点场所,以月饼、肉类、牛奶、冷链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加大重点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突出加强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原料的监管,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严防新冠病毒通过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节假日应急值班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要加强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宣传,针对性发布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示。同时,要持续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赣州章贡区“政策超市”让政策加速兑现

章贡区以“赣服通”县区分厅建设为契机,创新开设政策服务专区,打造“政策超市”,提供政策“发布、汇聚、送达、申请、跟踪、评价”一站式服务,有效破解政策不易找、申报多头跑、兑现效率低等问题。


  

“标准办”让政策“一键查”。章贡区对全区惠企政策进行全面盘点,梳理出区科技局、区发改委等7个单位37项政策,编制惠企政策清单和标准化办事指南,清楚列出每个政策的申报对象、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时限要求等,在“赣服通”章贡分厅集中发布,让企业按图索骥,实现“易懂会办”“一目了然”。


  

“精准办”让政策“找企业”。章贡区将政策文件分解成一个个政策点,建立政策库,同时按照企业性质、规模、行业和扶持类型等类别全面梳理企业名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分别给企业和政策“打上标签”,利用“赣服通”平台推送功能,自动匹配企业信息精准推送至企业,实现惠企政策精准送达。目前已梳理家企业标签、17条政策文件标签和25个政策事项标签,已精准送达余家企业。


  

“一次办”让企业“零跑腿”。章贡区开通网上直报服务,企业可以直接在政策兑现专区申报,平台自动核验企业的资格,符合要求的企业可在网上直办,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建立“转办督办、限时办结、定期回访、企业评价”机制,并围绕政策发布、精准推送、咨询回复、政策兑现时长等指标建立考核体系,确保了政策兑现高效办结。


  

目前,章贡区通过推行“三个办”全力推广“政策超市”,实现政策兑付更快捷、企业办事更省心。上半年共为企业减负21.86亿元,其中兑现各类政策奖补资金2.05亿元,减税降费9.45亿元,为家企业发放“信贷通”6.5亿元,为27家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2.68亿元,为8家企业提供1.18亿元融资性担保。

赣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近日,记者从赣州市民政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社会救助政策机制逐步完善,兜底保障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困难对象提标扩面持续推进,社会救助质量服务不断优化,有效兜准、兜实、兜牢城乡贫困群众“两不愁”民生底线,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在兜底保障脱贫攻坚方面,赣州市先后出台了十余个制度性文件,不断强化标准、对象和政策的衔接水平,农村低保对象的覆盖率稳定在5%左右,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对象重合率为85%以上,保障水平位列全省前列。同时,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十二五”期末的每人每月元,提高至年的每人每月元,年均增长19%左右;按照年的低保救助元每年与扶贫线元每年的标准计算,超过扶贫线41%。“十三五”期间,赣州市年均救助农村低保对象37.33万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44亿元,全面发挥了“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功能,找准了“最贫困”的群众,制定了“最精准”的政策,实施了“最有效”的帮扶。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更加有力。“十三五”期间,赣州市年均救助城乡特困人员3.4万人,累计发放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救助资金8.66亿元。其中,赣州市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对年满18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明确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金按照低保标准的1.3倍发放,实现了农村集中、分散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统一;城乡特困保障标准由“十二五”期末的每人每月元、元,提高至年的每人每月元、元,年均增长13%、20%左右。同时,还对全市所有分散供养人员全部签订照护协议,照料护理标准按失能、半失能各每月元、每月元发放。

在完善的临时救助托底政策实施下,“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9.55万人次,共发放临时救助金1.96亿元。赣州市积极发挥临时救助“遇困即扶、应救尽救”的托底、应急、过渡作用,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急难型救助对象、支出型救助对象和重大生活困难对象的认定程序、救助标准,进一步拓展了救助方式,强化了保障措施。赣州市每年年初一次性将年度临时救助资金的40%下拨至乡镇作为备用金,审批金额由原来乡镇(街道)单次元提高到单次0元,实施“小金额先行救助”“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救助模式,基本形成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临时救助工作格局。

同时,赣州市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常态化摸排脱贫不稳定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扩宽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条件,实现城镇贫困群众应进则进、应扶尽扶;全面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经办模式,进一步简化低保审核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减少办事流程,实行急难救助容缺受理,做到当月审核确认,当月发放救助资金。今年以来,全市共有余户困难群众通过互联网方式完成了审核确认,不出门、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办救助成为了现实。此外,赣州市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机制不断健全,城镇贫困群众全部享受“四道医疗保障线”,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90%的适度水平,余户城镇贫困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全部解决;顺利完成省级验收评估复核,确保全市4.5万名城镇贫困群众全面脱贫解困,连续三年获全省该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考评第一名。

新闻来源:赣南日报

有品有料就做不同

创造有品质的内容

提供有看点的信息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州市部署开学和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