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任务:寻找陈淑忠。状态:已完成!伴随巡察组组长在项目列表最后一勾,一桩沉积15年的迷案终于告一段落。
三个月前,我们在开展巡察整改工作“大起底、大清仓”活动中发现,赣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兴国分中心对上轮巡察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多个账户仍封存,而账户最多剩余金额5.56万元,户主名为陈淑忠。
公积金账户封存,意味着无人认领,干部职工将无法享受公积金政策,为此我们迅速督促整改落实。
很快,大部分账户都找到了主人,唯独陈淑忠迟迟找不到。5.56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随即找到兴国分中心主任黄某了解情况。
“这个账户为什么还没有解封?”我们开门见山,直指问题。
“账户是在年8月开户的,当时是手工做账,没有留下电话和身份证号码,只有一个名字,我们一直都找不到这个人。”黄某一脸难色。
虽然陈淑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一笔“巨款”,但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他。
回到驻地后,我们认真分析了寻找户主的种种可能。十余年间,由于缴存单位发生变更、解散、改制、破产,户主又可能存在调动、辞职、退休的情况,寻找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确实有难度。
15年前就“失踪”的陈淑忠,要从何找起呢?我们决定溯本求源,和公积金中心办事处人员组成“寻人小组”,一起找到陈淑忠的原工作单位,但无论是查询通讯录,走访原单位的干部职工,还是委托县公安局户政科核查,都未发现任何与陈淑忠有关的信息。
几经周折仍一无所获。陈淑忠的账户自年8月开户后,就一直没有再缴纳过。“会不会是一开始登记的时候就把名字弄错了?”
为了不漏掉任何一条线索,我们与分中心工作人员翻出十几年的档案,从原始单据入手,一张一张仔细查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张同时期同等金额从大余县分中心转账的银行汇款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但是这张汇款单没有姓名。
顺着这条线索,我们联系大余县分中心,委托他们寻找这张银行汇款单的原始票据,查找核实后,分中心发现原始汇款单上的姓名不是陈淑忠,而是彭庶忠。
原来,彭庶忠年从大余调至兴国工作,在办理公积金转入新开账户时,未将姓名写到汇款单上,工作人员在电话核实时疏忽大意,误将彭庶忠听成了陈淑忠,并以陈淑忠为户主开设公积金账户,年彭庶忠调回大余工作,也始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导致账户维持了15年的停缴封存状态。
我们立即联系上彭庶忠,并将原账户里的5.56万元合并到现有账户。
事后,我们将相关情况向赣州市公积金中心进行反馈,督促其履行好主体责任。市公积金中心对该事件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县公积金中心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完善了首办负责制、岗位制衡机制、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预约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堵塞操作漏洞,防范操作风险,确保每一笔业务精准到位,经得起事后检验。(李玉生廖先荣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委巡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