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动赣州路上的历史与书上的历史 [复制链接]

1#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500.html

路上的历史与书上的历史,如出一辙,看似相同,却颇有不同。即便是史书中某些人事通过长期听、读、看、写,早已经形成固定印象,但在现实面前,在实际行走路上,都会遭遇质疑或面目全非的颠覆。

比如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战。湘江之战有三个主战场和后卫部队非典型战场:灌阳新圩阻击战;兴安界首光华铺阻击战;全州脚山铺阻击战;以红34师为代表的后卫突围战。

湘江之战从11月25日至12月3日,共经历九天血战,红军折损3万多人,其中赣南子弟牺牲人。牺牲最为惨重——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没,多名闽西战士全都长眠在了湘江边上,29岁的师长陈树湘,腹部被子弹打穿,昏迷中被俘。醒来时,被敌人用担架抬着他去邀功领赏,他从腹部伤口处把肠子掏出扯断,为革命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3万将士用自己的血肉为红军突破湘江铺垫了前进的道路,也使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那几日,江水被鲜血染红,江面飘浮着密密麻麻的红军尸体竟一时堵住了湘江水流。民间才广泛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话。

曾经,我的作品还描写过一个场面:当年一个名叫赖洪的少共国际师战士,作为该师最后一批渡过湘江的后卫部队。当浮桥被白军的炮火炸断后一边发力游泳,一边搀扶扛着机枪但在急流中连连呛水的连长渡过湘江的情景。

为此,在我印象中,原以为湘江是像赣江或于都河那样波澜壮阔的江面,哪知道一见面大吃一惊,眼前是一条小河。这是当年红军的一个渡口,地处界首镇茅坪岭村,位于湘江上游。

初秋的湘江水已透着微微的寒意,接近江畔,我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扒光衣服,跃入湘江。自由泳,我用最快的速度在碧波急流中搏击,奋力地畅游。这是一条深沉、深邃、深刻的历史大江,可惜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奋力似乎也到达不了80多年前的刻度,去一睹八万多红军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湘江的东西两岸宽不足米,是红军长征出发时渡过的于都河的1/6宽。有的地方水流有些急,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湍急。

重走长征路,用我们的腿脚丈量千山万水,也通过我们的体温测量、体验十万山脉相依,水脉相连的山川体温。去年,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游过了5条大江:于都河、湘江、乌江、赤水、大渡河。

于都河,红军长征第一渡,滔滔米江面。另4条江河的水面均不及其一半宽阔,可凶险程度是于都河的几倍、几十倍,红军的牺牲、损失均远远超过于都河。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在于战斗,在炮火硝烟、飞机轰炸、扫射中,别说渡过江河,即便是平地也是咫尺天涯。长期饥饿、寒冷、伤残、病痛中,赤脚过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才会显出恶狼猛虎的凶残面目。

也不尽然,大渡河则处处张牙舞爪,一副狰狞面孔。一个叫布热津斯基的外国人,曾携全家一起赴贵州、四川,重走了一段长征路。“在我们走近大渡河时,曾经一度怀疑它是否真的像长征战士在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水流湍急,险象环生”。参观大渡河后他在《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中写道:“及至亲眼目击,才知并非言过其实。这条河水深莫测,奔腾不驯,加之汹涌翻腾的旋涡,时时显露出河底参差狰狞的礁石,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孰是孰非,要去走走。石仲泉是我敬重的一个*史专家,他是退休后屡屡重走长征路,又把这叫做“走走*史”。留下了这样的感受:“经过长征,*如同经受一次炼狱。长征精神可谓是中国共产*之魂,因此,走走*史,首先要走长征路……”“*史工作者要搞好*史的研究和写作,应尽量走出‘书斋’,去感受和体验某些重要的*史问题,努力掌握第一手原始的实际的可靠材料,走与不走大不一样。这样既可以丰富*史的内涵,也有助于*史研究走向深入,包括矫正一些史实……”

说记史,离不开《史记》。司马迁的《史记》,奠定了它的学术地位,无形中就规定了许多东西。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历朝历代古人重视,对其中人、事争议不少。《史记》也就在历朝历代人们的重视、争议中生机盎然,生生不息。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人类史无前例的伟大践行,必然引发当代人类的热议。外国人看长征别有风味,说是: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史沫特莱和朱德进行了几十次谈话,她说。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

无数中国人重走长征路,无数外国人也重走长征路。索尔兹伯里称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以色列军人武大卫按照红三军团的路线走完了长征路。说:“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组织,红军是不可能从敌人的围剿中完成大规模战略转移的。中国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

蒙哥马利称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觉得,这话其实原来是一句秘笈,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后来被人们觉得有趣味,当作好东西传开了去。还有个可能性,陆游是个特别有趣的人,故意用“示子”这方式传播“秘笈”。这话有趣,更有道理。书上的历史毕竟是古人、别人的经历,如果要真正吸收、理解,确实也存在路上验证的过程。用现代的话说,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走走*史。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积极生活,该走的路,该经的风雨,该吃的苦都要亲历,那才叫有滋有味。生活中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对获取知识“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不枉世上走一遭。

重走长征路,我比较完整地走过3次,这是第4次。每每都能得到一些与史书上不尽相同之处,或者矫正史书之处,记录下来也颇有趣味。觉得是学史、用史,对“史”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