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了赣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优化规划出炉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83.html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赣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章贡区、蓉江新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和赣县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规划城市人口万人。

二、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年-年,近期年、远期年、远景年以后。

三、规划目标

中心城区内由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构建快速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相协调,强化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南康区和赣县区之间直达交通联系,并与区域高速公路网及对外交通枢纽衔接。规划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城市发展功能相匹配,与综合交通体系相协调的快速路网,实现“10、30、40”畅达性目标:

“10分钟”——中心城区各组团10分钟内可进入快速路系统;

实现快速路网对中心城区各个组团全覆盖,建成功能完善、等级匹配且畅通、高效、安全的市区道路网络系统,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确保快速路与其他城市道路衔接通畅,基本实现由赣州中心城区任意位置出发,10分钟内可进入快速路系统。

“30分钟”——中心城区30分钟内可到达黄金机场、高铁西站、高速公路出入口;

为充分发挥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提升赣州城市品质,促进赣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与机场、高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高速公路相匹配的快速交通系统,满足城市居民快速抵达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要求,实现由赣州中心城区任意位置出发,30分钟内可到达黄金机场、高铁西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实现赣州市政府——高铁西站15分钟内可达,赣州市政府——黄金机场20分钟内可达,南门口——黄金机场或高铁西站15分钟内可达,南康区政府——黄金机场或高铁西站30分钟内可达。

“40分钟”——中心城区任意两点可在40分钟内实现相互联系。

进一步完善城市骨干路网功能和布局,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形成多层次的交通体系。同时城市快速交通将实现城区中长距离到发交通快速通达,缓解新老城区现有越江通道的交通压力、改善核心区交通拥堵,实现赣州中心城区任意两个位置可在40分钟内实现相互联系。实现南康区政府——赣州市政府25分钟内可达,南康区政府——南门口30分钟内可达,南康区政府——赣县区政府40分钟内可达。

四、主要规划内容

1、规划策略

建立快速交通体系,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老城功能的疏解创造条件。调整、完善路网结构,提升道路交通设施的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设施的良好衔接。采取“内疏、外联、强心”的规划策略,为城市空间扩展提供支撑与引导。

(1)内疏

加强中心城区各组团内部交通疏解功能,增加中心城区对外快速集散通道,实现中心城区各组团快速进出城。

协调快速路网络与区域高速公路网衔接关系,提高内外交通转换效率,构建内外一体的高效网络。规划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出入口直接对接,将城市快速路作为组团对外快速集散通道,确保中心城区核心区域居民可以快速便捷的进出城。

(2)外联

提升中心城区各组团的快速交通联系,构建组团间快速联系通道,加强组团间的联系,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

确保赣州中心城区主要城市组团至少有2条(1横1纵)城市快速路穿过,进一步加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蓉江新区、南康区、凤岗组团、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及赣县区等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区别于现状城市道路,快速路网整体提高车流行驶速度及道路通行能力,确保组团与组团之间的中长距离出行的高可靠性及高可达性。

(3)强心

以黄金机场、赣州西站为中心,强化交通枢纽对外快速集散通道,打造与机场、高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相匹配的城市交通系统。

协调网络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交通枢纽等间的互动关系,规划城市快速路体系,整合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提升赣州城市品质,促进赣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快速路网优化规划

(1)对《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年)》快速路网的优化调整

1)优化调整

本次规划对《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年)》快速路网的优化调整有:

A、河套老城区内增加文明大道作为城市快速路

根据河套老城区的空间结构和路网结构,规划将在老城区增设文明大道快速路加强河套老城区内部交通疏解功能,增加与周边城市组团、对外交通出入口、重要交通枢纽的便捷联系。

B、章江新区内东江源大道-赣康路快速路调整

规划将东江源大道-赣康路快速路中赣康路路段调整至有实施条件的东江源大道(兴国路至红都大道路段)。

C、增加横向城市快速路赣南大道

规划增加横向城市快速路赣南大道串联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蓉江新区、南康区、赣县区。

D、调整赣南大道-兴国路-武陵大道-城西大道快速路为城西大道-武陵大道-东江源大道快速路

将赣南大道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后,规划赣南大道-兴国路-武陵大道-城西大道调整为城西大道-武陵大道-东江源大道,取消章江新区内兴国路快速路(东江源大道至长征大道路段)。

E、飞翔路-黄金大道-厦蓉快速路

远景厦蓉高速外迁后利用现有厦蓉高速与飞翔路快速路连接形成城市北侧横向快速路,即飞翔路-黄金大道-厦蓉快速路。该横向快速路与《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年)》规划的绕城快速路(绕城高速外迁后改建的城市快速路)形成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外环快速路,为城市长距离的出行提供一个更快速便捷、干扰更少的通道。

F、取消大广快速路,增加南康机场快速路

本次优化规划在南康区增加一条纵向的、近期可实施建设的南康机场快速路,为避免将来重复建设,取消大广快速路。

G、取消贡江大道快速路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年)》在赣县区规划有两条城市快速路:贡江大道和金龙路(预留快速路),其中贡江大道快速路与赣南大道服务区域存在重叠,而且金龙路、赣南大道快速路已经可以满足赣县区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因此本次规划取消贡江大道快速路。

H、局部调整金龙路快速路线型

规划调整金龙路快速路赣县区城区局部路段线型,使快速路直接连接现状高速公路出入口。

(2)优化方案

1)路网结构

规划快速路网结构为“四横六纵”,快速路网的总规模为.5公里(远景年),其中:新建快速路.5公里(年)、“高改快”快速路73公里(远景年)。规划快速路网密度为0.79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新建快速路网密度为0.55公里/平方公里(不包含高速公路改快速路)。

2)“四横”快速路

规划“四横”快速路将主要为引导中心城区带状发展,支撑发展主轴向——都市服务拓展轴、国家级产业发展轴的开发建设。“四横”自西向东串联南康、蓉江新区、章江新区、河套老城区、赣县区,总长公里。

n横一:飞翔路-黄金大道-厦蓉快速路

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西起厦蓉高速唐江出入口(南康区)、东至厦蓉高速贡江西岸(赣县东枢纽路段),实现唐江镇、凤岗组团、经开区、水东组团、茅店镇东西向及机场、高铁枢纽间联系。道路全长约47公里,红线宽度26-8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为双向6车道。

n横二:城西大道-武陵大道-东江源大道

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西起南康机场快速路、东至厦蓉快速路,实现新能源汽车科技城、蓉江新区、章江新区、经开区间东西向联系。道路全长约27公里,红线宽度50-6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主要为双向6车道。

n横三:赣南大道

赣南大道总体呈东西走向,西起南康机场快速路、东至厦蓉快速路,实现南康区、蓉江新区、章江新区、河套老城区、赣县区间东西向联系。道路全长约38公里,红线宽度50-6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为双向6车道。

n横四:绕城快速路

绕城快速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西起南康机场快速路、东接厦蓉高速,实现南康区、蓉江新区、章江新区、河套老城区、赣县区、茅店镇间东西向联系。道路全长约45公里,红线宽度26米,为高速公路改造的城市快速路,远景实施。主线、辅道均主要为双向6车道。

2)“六纵”快速路

为各大功能区提供各自的快速化出行走廊,服务城市南北向快速出行,促进横向快速路之间的交通联系。南北向快速路总长80.5公里。

n纵一:南康机场快速路

南康机场快速路总体呈南北走向,南起绕城快速路,北至飞翔路,实现南康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唐江镇间南北向联系。道路全长约18公里,红线宽度50-6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为双向6车道。

n纵二:蓉江七路

南北走向,南起绕城快速路,北至飞翔路,实现蓉江新区、凤岗组团间的南北向联系。道路全长约14公里,红线宽度6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为双向6车道。

n纵三:蓉江三路-黄金大道

南北走向,南起绕城快速路,北至迎宾大道,实现蓉江新区、凤岗组团间南北向联系。道路全长约11公里,红线宽度6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为双向6车道。

n纵四:东江源大道

南北走向,南起绕城快速路,北至武陵大道-东江源大道(黄金大桥东侧路段),实现章江新区南北向对外联系。道路全长约7公里,红线宽度50米,为高架路,主线、辅道均主要为双向6车道。

n纵五:迎宾大道-文明大道-沙河大道

南起绕城快速路,北至黄金大道,实现沙河、河套老城区、经开区南北向对外联系。道路全长约16公里,红线宽度40-80米,为高架路。迎宾大道路段主线、辅道均为双向6车道,文明大道-沙河大道路段主线双向4车道、辅道为双向6车道。

n纵六:金龙路

南起绕城快速路,北至东江源大道,实现赣县、水东、经开区南北向对外联系。道路全长约14.5公里,红线宽度52米,为高架路,主线双向4车道、辅道为双向6车道。

(3)快速路网近期规划

1)规划目的

加强凤岗组团、蓉江新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等重点建设区域以及与现状建成区之间以及赣州黄金机场、赣州西站等交通枢纽与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的联系,规划到年赣州中心城区初步形成级配合理、干支协调的现代化城市道路网络。

2)近期规划

由于厦蓉高速、大广高速、绕城高速3条高速公路在近期年前没有外迁计划、无法调整为城市快速路。规划在远期快速路网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近期“三横六纵”的快速路路网体系、规划城市快速路共.5公里。

“三横”

飞翔路—迎宾大道:串联经开区、凤岗组团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为赣州西站和黄金机场提供快速集散功能,红线宽度60-80米,全长19公里;

城西大道—武陵大道—东江源大道:串联经开区、章江新区、蓉江新区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为蓉江新区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发展建设提供交通支撑,红线宽度50-60米,全长27公里;

赣南大道—兴国路:串联赣县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蓉江新区和南康区,为蓉江新区和南康区发展建设提供交通支撑,红线宽度50-60米,全长38公里。

“六纵”

南康机场快速路:串联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和南康区,快速路增强了南康区南北方向的联系,红线宽度50-60米,全长18公里;

蓉江七路:串联蓉江新区和凤岗组团,红线宽度60米,全长14公里;

蓉江三路—黄金大道:串联蓉江新区和经开区,为蓉江新区城市发展提供交通支撑,红线宽度60米,全长11公里;

东江源大道:串联章江新区和经开区,道路往北接国道,往南接绕城高速,是章江新区主要对外快速通道,红线宽度50米,全长7公里;

迎宾大道—文明大道—沙河大道:快速路可以解决河套老城区对外交通联系不畅的问题,同时将作为河套老城区与赣州西站、黄金机场之间的主要联系通道,红线宽度40-60米,全长16公里;

金龙路:赣县区南北方向主要对外联系通道,红线宽度52米,全长14.5公里。

厦蓉高速、大广高速和绕城高速在年前均维持现有高速公路性质,规划建议将厦蓉高速、大广高速和绕城高速城区段由双向4车道扩容为双向6-8车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3、主干路网优化规划

通过梳理赣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结构、确定快速路网内道路组成后,提出赣州市中心城区主干路网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主干路网为“十一纵七横”。

(1)纵向主干路

契合城市空间发展轴,主要功能是实现快速通达,支撑城市东西向发展。

1)虔东大道及东西延长线:梅林组团主通道,承担梅林与水东等组团交通联系;

2)钨都大道-长岗路:形成章江新区与河套老城区、经开区、水西等组团的主要交通联系走廊;

3)金潭大道:经开区内部的主要通道,同时承接经开区到其它组团的交通转换;

4)工业路-蓉江一路:蓉江新区与经开区间的主要交通联系走廊之一;

5)创业路:蓉江新区与经开区的重要交通联系走廊,承担赣州西站快速集散交通;

6)蓉江四路:蓉江新区与经开区间的主要交通联系走廊,承担赣州西站集散交通;

7)蓉江五路:三江组团与蓉江新区和凤岗组团的主要通道,承担三个组团相互间的交通联系,并承担赣州西站、机场集散交通;

8)蓉江六路:形成与蓉江五路共同承担三江组团、蓉江新区和凤岗组团的交通联系;

9)康唐线:南康区与唐江镇之间的主要联系通道;

10)大广路:远景大广高速城区段改为城市主干路;

11)侧峰路:南康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和唐江镇之间主要联系通道之一。

(2)横向主干路

东西向串联各个城市组团,主要功能是联络集散,加强城市组团间联系。

1)黄金大道:形成经开区与梅林组团的直接通道,减少河套老城区穿越交通。

2)红旗大道及东西延长线:承担河套老城区与经开区、沙河组团的交通联系。

3)金岭路及西延线:与飞翔路快速路共同承担经开区、凤岗组团和赣州西站的集散交通。

4)客家大道及西延线:承担赣州西站集散交通、同时承担章江新区与经开区、凤岗组团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的交通联系。

5)赞贤路-黄金路:承担章江新区、蓉江新区等组团的交通联系。

6)东阳山路-长征大道-兴国路-武陵大道:承担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蓉江新区间的交通联系。

7)京九路-和谐大道:承担河套老城区、沙石组团、蓉江新区、南康区等之间的交通联系。

4、三年建设计划

(1)建设目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