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坚果不过敏,芝麻香油就可以ldquo [复制链接]

1#

来,问大家一个问题:芝麻是不是坚果?

嗯??嗯……

我猜屏幕前的你可能会有点儿含糊了。那,花生呢?大豆呢?是不是彻底晕了??咩哈哈哈,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植物学上,芝麻属于荚果,是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的种子,有黑白之分,黑者称黑芝麻,白者称为白芝麻。

芝麻粒儿,也就是小种子们,就藏在这些荚里面。我们常见的各种豆和花生也都有荚。

有时候会有学员问我:都说八大类八大类——牛奶、鸡蛋、鱼、甲壳类海鲜、小麦、花生、大豆、坚果——莫非花生不属于坚果吗?

花生和大豆,还有今天的主角芝麻,都是荚果、都不属于坚果。花生在八大类常见过敏原中独占一席之地,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凶残”,而是因为硬把它归到坚果里不合适。

这事说来话长。

果实果皮成熟后为干燥状态的果子,都称为干果,分为裂果和闭果(张嘴的和不张嘴的)两大类。顾名思义,果皮在成熟干燥后开裂的称为裂果,其中,沿两道缝开裂的是荚果,例如我们刚才说的大豆。我生在东北,对金秋“打豆豆”记忆深刻:

还有果皮内有假隔膜且种子数量多的裂果——称为角果。例如白菜、萝卜、荠菜等,它们都会抽穗开花结籽:

农村孩子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左右摇晃荠菜的花茎,就会听到沙沙沙的响声,仿佛无数个小小的沙锤在奏鸣,这正是因为荠菜的果实中有许多细小的褐色种子。

看上图,白菜、萝卜的种子也都跟芝麻有点像。

那,如干果的果皮不开裂呢?不开裂的当然就是闭果了呗!恭喜你,都会抢答了。坚果是闭果的一种,通常内含1粒或多粒种子,因外覆木质或革质硬壳,故称坚果,其可食部主要是坚硬果核内的种仁或胚乳。

那有杠精要杠了:开心果呢?难道不是坚果吗?为什么是裂开的啊?

首先,开心果和夏威夷果,人家在树上的时候才不“开”呢,是加工成零食为了吃着方便,才人工“开口笑”的;其次,除了真?土豪,谁还没个“买了一罐开心果却被那些死活咬不开的果弄得超级不开心”的经历呢?

那才是它们本来的倔犟呀。其他的树坚果们其实外形也都大同小异,就是圆一点or扁一点的区别而已,比如核桃和巴旦木:

总之,它们跟花生和芝麻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树坚果和向日葵(瓜子)等等都是“自成一体”的,一颗是一颗,没有荚,更不会好几颗挤在一个荚里。

而花生,小时候咱们都曾经猜过这样的谜语: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我小时候对它深表怀疑——明明是N个白胖子!荚里只有一颗花生豆的,那算残次品好嘛……

生在大城市的宝宝们,五谷不分也是难免了。所以,有个能聊聊农作物的朋友是多么宝贵啊啊啊……

下图是美腻的花生花:

花生、芝麻和大豆都是特别常见的裂果(荚果)。之所以会被误认为闭果(坚果),是因为很多不严谨的所谓“XX百科”内容错误百出,甚至自相矛盾、以讹传讹:

荚果、坚果傻傻分不清楚——照这么算,我们耳熟能详、全世界通用的主要过敏原八大类(牛奶、鸡蛋、鱼、甲壳类海鲜、小麦、花生、大豆、坚果)至少得减一员,把花生和坚果合并了、直接变成七大类。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同属豆科蝶形花亚科的大豆,又没有被强拉去跟坚果站队呢……

大豆和花生同宗同族,我们的老祖宗春秋战国时就开始种植大豆,但它被认证为油料作物却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花生用来榨油也很晚,南方始于宋元,北方甚至在清晚期之后。最早的植物榨油原料是谁呢?其实就是今天的主角——芝麻。

芝麻因为是张骞出使西域从“胡地”带回来的所以也叫“胡麻”,芝麻油当然叫“麻油”或“胡麻油”了。据《三国志·魏书》,魏国抵御吴国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

脑补一下,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熊熊燃烧的芝麻油浓香四溢,两军将士浴涎奋战……越饿越勇……

唉唉唉又扯远了。今天要说的重点是芝麻/芝麻油(俗称香油)过敏的问题。

你说你天天喷披个马甲喷别人“没文化”、“瞎几把指导”,暴露自己嘴臭还嫌不够,敢问你的文化呢?芝麻算坚果类?还叭叭叭忽悠这个、忽悠那个……美国指南告诉你的巨结肠同源病天天往P眼上抹香油么??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是结肠在发育中因基因再复制而生长过长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长期顽固性便秘,其中最多见的就是乙状结肠冗长,竹子就有这个病。它的特点就是进行性加重的便秘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所以才会出现上面那个家长所说的“吃啥都没用”。

一般临床会先进行保守治疗,尝试调节饮食、改变排便习惯、进行排便训练等,部分患者可酌情应用缓泻剂、胃肠动力促进剂、菌群调节剂等药物。外科干预手段最常用的,也就是竹子当年用过的扩肛治疗法。

总之,乙状结肠冗长如果到了非手术治疗长期无法收到理想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程度,就必须请外科医生评估,根本不是P眼抹香油能解决的问题。

其实家长自己也知道。之前,我能说的都说过了:

没有哪个妈妈不心疼孩子。已经这么痛苦了,孩子长期肛裂,用药效果不理想,都已经到了“恨不得马上手术”的地步……别说香油抹P眼、观音菩萨玉净瓶里的甘露抹P眼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医院就诊评估才是王道。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自己无知还要扩散无知的“假行家”,卖弄民间偏方,有意无意横在别人十万火急的求医路上,成为延误宝宝治疗的绊脚石。

天天P眼抹香油并不能解决顽固便秘肛裂的问题,只会让问题随着拖延而变得更严重——创面肉芽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肛门内黏膜皮肤表现为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而肛门瘢痕增生、肛裂创面黏连又会导致肛门更狭窄,继而可能会形成肛周脓肿、反复流脓血性分泌物,肛瘘也就不远了。

你这嘴敢不敢再脏点儿?

谁科学循证、有理有据,谁“瞎几把指导”?

退一万步说,咱就当“P眼香油能解决乙状结肠冗长导致的顽固便秘”(侮辱智商)是真的吧,香油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其安全性也没把握。甚至只外用、经皮吸收,根本没吃进去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我有个山东的学员去年曾经试着给孩子用香油润滑肛门,差点酿成大祸。用完之后孩子全身速发荨麻疹,头上脸上都肿了,吓得全家人都慌了神,幸亏及时处置没出大事。

当时我就告诉她,润滑剂不要用香油、菜油、茶树油之类的,医用纯白凡士林是可以接触黏膜的最安全的润滑剂,没有之一。医院或者药店只要10来块钱,现在春季婴幼儿唇周干燥也可以用:

芝麻过敏的症状有轻有重,严重的跟花生一样会导致过敏休克甚至死亡,这不是开玩笑的。常见症状和其他食物过敏的症状类似,恶心呕吐、腹泻、荨麻疹、咳嗽、腹痛、口腔和喉咙瘙痒、水肿等。如果你认为芝麻过敏的人很少,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之所以对芝麻非常“敬畏”,也是因为竹子至今花生、核桃随便吃、却仍然对芝麻严重过敏。所以这些无麸质蛋糕的其他原料成分,我和也得跟老板逐一确认才行。

看,芝麻过敏无处不在。而“芝麻是坚果”这样的误解也无处不在,甚至还有假行家那样随便忽悠别人的:“坚果不过敏,芝麻/香油就OK。”

真出事了,你给赔命吗????

第一例芝麻过敏由美国的Rubinstein在年进行报道。1例31岁男性进食了当地一种芝麻蜜饼后,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4年后,Torsney报道了3例患者进食芝麻后过敏。此后,世界各国开始陆续报道芝麻过敏。

竹子出生的那一年,有一名英国少女娜塔莎因芝麻过敏死在了一场原本非常愉快的旅途中。她和她的父亲以及她最好的朋友准备去法国,到祖父母的公寓度假。

娜塔莎在九个月大时,医生检测出她对坚果、乳制品、西红柿、鸡蛋过敏;两岁时,更发现娜塔莎对芝麻过敏。医生叮咛着娜塔莎一家,绝对要远离一切的过敏原,于是他们经常自己准备食物,以及携带Epi-pen(速效型注射性肾上腺素)。

飞往法国前,在英国希思罗机场的连锁商店娜塔莎购买了一个三明治,成分标签写着朝鲜蓟、橄榄与橄榄酱。

在飞机上吃完三明治的几分钟后,娜塔莎的喉咙开始发痒,接着转变成剧烈的疼痛、严重的呼吸困难,原来,三明治的面包里含有芝麻!

父亲赶紧为她打了两针Epi-pen,但娜塔莎的过敏反应没有消退,经过飞机上的急救后,依然不见起色。

一下飞机,娜塔莎的父亲马上打电话给妻子,这时的娜塔莎已陷入昏迷。娜塔莎的母亲立即前往机场,但还没有飞离英国,便得知了女儿被死神召唤走的消息。

试问,中国家里有备肾上腺素笔的有几个?万一遇到危急情况,只怕比娜塔莎没的还快呢。

有的人一天到晚把“老公在美国”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殊不知美国有超过万成人和儿童(约占美国人口的0.5%)对芝麻过敏,其中万人(约占美国人口的0.34%)已经接受了医生对芝麻过敏的诊断,但还有更多对芝麻过敏或疑似严重过敏的人并没有去看医生诊断病情。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NetworkOpen)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芝麻过敏比以前认为的更为普遍。根据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AAAAI)的数据,荣升美国第九大最常见的过敏原。

以色列的一项针对名0-2岁的儿童的研究发现,食物过敏芝麻排第3位,仅次于牛奶和鸡蛋,可见芝麻过敏的高发性。与鸡蛋和牛奶过敏随着月龄增长大多数能自行脱敏不同,60%以上芝麻过敏的人可能需要终生回避。

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小心,因为很多食物和外用药都有芝麻,而且在食物标签上不标记。

像芝麻籽、芝麻油等,特别是面点,麦片和咱们亚洲人的传统餐饮、寿司、饭团、海苔等等都经常“芝麻开花”,化妆品、补充剂、药物和宠物食物中也可能含有芝麻成分。

也正因为芝麻过敏的人非常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致力于将芝麻添加到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明示的过敏原清单中。

包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已经将芝麻列入主要过敏原清单,并要求在包装食品上标注芝麻。美国伊利诺斯州州长也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在该州销售的任何食物都要标注是否含有芝麻,而食品公司又不可能为伊利诺斯州独家定制专门的食品标签,所以芝麻列入过敏原清单在食品外包装上进行明示是早晚的事儿。

很多人对芝麻过敏是从小就开始的,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但是如果你以为成年人就不会对芝麻过敏,那也大错特错了:

当然,过敏体质的小朋友当中,发现对芝麻过敏的更普遍些。除了上面说的脸肿、眼睛肿,还有菊花肿、几滴芝麻油就搞成稀便“关不住”、直往外流的:

其实,很多家长着急在孩子添加辅食之初就挑战芝麻这个致力于积极加入八大类过敏原、自告奋勇想当“老九”的食物,主要还是因为听说它“有营养”: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推荐成人平均每周应摄入50~70克的坚果,相当于每天摄入10克封顶。九个月的孩子,轮圆了吃,能吃多少啊?好好吃点肉它不香吗?一个配角,戏再好,不也是配角吗?非要抢戏,搞不好就凉凉了。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的宝宝到底对芝麻是否过敏。对此,我只能说:

请把它作为仅次于八大类主要过敏原的“狠角色”进行谨慎尝试食用,但不要作为保湿剂、润滑剂随意涂抹于皮肤、肛门、生殖器等(医嘱使用的药物如果含有芝麻,也请局部少量试用并注意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绝不要听信什么“坚果类不过敏、芝麻/香油就OK”的鬼话。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真的蠢,要么是真的坏。

记住:

芝麻不是坚果,芝麻过敏和坚果过敏之间也不存在等同或者可推导排除的关系。

食物过敏研究和教育组织(FoodAllergyResearchandEducation)提供了一些含有芝麻的食物的清单(除了芝麻粉、芝麻油、芝麻糊、芝麻盐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芝麻制品,具体可参考下面的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