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被一篇《外卖,正在毁灭我们下一代》的爆款文章刷屏了。
它引用了艾瑞发布的《中国本地生活O2O行业研究报告》,估计朋友们被文章中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图片吓到,然后默默卸载了点外卖的APP……
文章中是这样说的:
在中国,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大街小巷,每周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某外卖类APP近期也发布了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用户规模达到6亿,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外卖就餐成为常规方式。
这些塑料垃圾,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城市生活垃圾已经快将我们掩埋,我们还往海洋里倾倒垃圾,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有塑料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流回人类的食物链,我们的下一代被毁了。
然后,文章就把我们现在遇到的白色污染问题,归咎于中国发展迅猛的外卖业。
完全定性却不定量地得出了结论,并取了个很有话题度的标题《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之后文章就顺理成章地开始说“塑料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
前面说得很有道理,后面说得也很有道理,所以逻辑是外卖产生了塑料袋污染,塑料袋危害很大,可能会毁了我们的下一代,所以是外卖毁掉了我们的下一代。
等等,这中间是不是少了什么……
外卖:这口大锅我不背
据权威数据平台Trustdata发布的《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报告》中的监测结果显示,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巨头的外卖APP日活用户数(DAU)加起来也不到万。
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这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据《中国环境报》年12月的报道,全国每天外卖产生的餐饮残余达到吨,一年算下来,就是12万吨左右。(这里的餐饮残余指外卖包装盒以及食物残余)。貌似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很多人说“几周堆满故宫”。
这就像香飘飘奶茶的“奶茶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一样,这样的提法普遍都是障眼法。真正实在的就是拿数据说话。
数据就是我国年的塑料制品产量为万吨,其中,食品包装袋、农用薄膜却达到了万吨,对比12万吨的外卖垃圾,这相差甚远的数量级清楚地说明,单单揪出“外卖”做罪魁祸首,实在是太冤了。
我们不能说外卖垃圾问题就不重要,就可以忽视;但很显然,它并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文章所列的种种数据,要么是中国的塑料垃圾总量,但其中多少才是由外卖产生的却避而不谈;要么列举一大堆国外的海洋受污染的数据,但其实这又与文章本身想谈的外卖问题联系性有多大?
如果那篇文章说的是,外卖垃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要解决,那大家肯定会坚决同意。
但那篇文章说的是“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把该问题归咎于我们平时吃的外卖,就不太地道了。
毕竟在我们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有定性的感性分析,还应该有定量的讨论。
毕竟外卖切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还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怎么都是利大于弊。
文章给出的解决方案里,“尽量不使用外卖”,有点因噎废食了。
一次性筷子骗局
外卖垃圾确实对我们的环境会有影响,但必须要考虑到这里面有一个量级的问题。而有关“拒绝一次性筷子”的环保说法,却彻头彻尾是一场骗局。
可能你从小也听过:
“使用一次性筷子,让我们对森林滥砍滥伐,导致了水土流水,土地沙化。”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双筷子。”
“目前,我国一次性木筷子使用量在亿双左右,消耗的木材为万立方米”。
“日本从不砍伐自己国家的树木,一次性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经常看到类似上图的标语,并辅以各种骇人听闻的数据、图片,“成功”地向大家灌输一种不用一次性筷子就可以保护森林的观念。
但是实际上,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是人工种植的速生杨、桦树等质地疏松、油脂较少的经济林木和其它边角废木料,还有部分则用竹子制造。
没有哪个厂商会消耗珍贵的二十年原木资源去制造极为廉价的一次性筷子。
速生杨树一般5年可砍伐,10年生单株材积可达0.95立方米,其生长速度远远高于筷子的消耗速度。这些速生树种本身就是经济林材,种下去就是为了砍掉种下一批的。
它还可以提高绿化,吸收路边过多的灰尘,省道国道边上的杨树就是速生杨树!
速生杨,种植第三年就可长到9-12米
另外,国外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也不是因为他们想破坏中国环境,纯粹是因为中国人工成本低、林地多,所以我们的一次性筷子便宜。
所以结论就是,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是科学利用森林资源而不是浪费。“速生杨每年生产万立方米,做筷子的万立方米就在里面,剩下的还会用于其他生产。”在现阶段,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与消费都是可以接受的。
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不会影响环境,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且它减少了因为店家清洗筷子不到位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还减少了店家清洗筷子排入水中的清洁剂,消毒剂,其实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发明。
践行环保≠因噎废食
我们人类进行现代生活的所有行为,都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汽车到空调,从外卖到快递,从计算机网络到电力,全都如此。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伟大发明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展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但终极目标都是为大众提供便利。
互联网的革新,让我们不断探索“无纸化”的货币流通方式,从货币支付到银行卡支付再到现今的互联网移动支付,我们实现了出门只需要带一个手机的愿景,甚至连街边卖烧饼的小摊贩,都能够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