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的古迹和人文历史
宋城赣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它原为赣县县城,据史料记载,该城始建于西汉高祖六年(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三国时,在今赣州属地上置庐陵南部都尉,领赣县、平阳(今兴国)、南野、南安(今南康)、部都尉,领赣县、平阳(今兴国)、南野、南安(今南康)于都、阳都(今宁都)六县。晋太康三年(—),罢南部都尉,改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改南康郡为南康国。南朝齐(—),复改南康国为南康郡。隋开皇九年(),再改南康郡为虔州,领赣县、于都、虔化(后改为宁都),南康、信丰、大庾、安远、石城、瑞金、兴国、上犹、龙南、会昌等13县。宋绍兴二十三年(),改虔州为赣州。“赣州”之名由此沿用至今。“赣”之名源于城市三面环水的地理特征,章,贡二江在西,东二面合抱古城,于古城的最北端汇流成赣江,故名“赣”州。
01
赣州市是国务院于年1月4日公布第三批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赣州山水环境独特优美,城墙格局形制完好,城市历史地位显著,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历史城区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赣州的城市结构在宋代已基本形成,至今依旧保留了宋城的基本格局,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宋代时期的城市肌理和众多历史环境要素,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江南宋城博物馆”。
赣州的古迹
随着时间的变迁,城市面貌的不断变化,今日赣州城内还存留下许多当年的古迹,赣州的城市歌瑶“三山,五岭,八景台,七个铜钱卖,得,来”,可以引导我们从中寻追到往日记忆的城市古迹。
02
(1)赣州城墙
赣州城墙的土城城墙始建于东晋永和五年(年),再建于南朝梁承圣元年(年),五代扩建,北宋嘉祐年间(年-年),因赣州三面环水,“江水年年坏城”,致使赣州每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被洪水冲毁的城墙进行维修,知州孔宗瀚(孔子第46代)到任后,改以“伐石为址,冶铁固之”,并在城市四周开闢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等五座城门。
砖墙结构牢固,防御设施一应俱全,赣州从此有了“铁赣州”之称。该砖城,经过历朝历代的维护,虽历经千年苍桑,至今尚完整地保存下砖墙多米,并完整地保存了涌金门、建春门等两道城门。赣州城,由此成为我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砖城。城墙亦于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八境台
八境台位于章、贡二水合流处。北宋嘉祐年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时,赣州东北角地处章贡两江合流处,地势低下,水流湍急,此段城墙最易受到洪水侵害。为此,孔宗瀚刻意将成东北角的城墙加宽、加厚、加高,形成一个高台。登台眺望,城内、城外美景尽收眼底。于是,孔宗瀚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并请大文豪苏东坡为《虔州八境图》题诗八首。自此,“八境台”之名誉满天下。绍圣元年(),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续一篇《虔州八境图后序》。
(3)郁孤台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是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郁孤台始建于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南宋淳熙二年(),著名诗人辛弃疾来赣州担任提典刑狱一职时,曾登临此台,并以忧国忧民之心,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造口壁》,“郁孤台”由此名扬四海。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之后苏轼、岳飞、文天祥、汤显祖等历代名人都曾慕名登台凭吊,并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
(4)福寿沟
福寿沟的创设早于北宋熙宁年间。按嘉靖《赣州府志·卷五·创设》的记载,“宋熙宁中,知州刘彝谋置水窗”,则北宋熙宁时,福寿沟已经存在。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赣州古城图上,南北向一个清晰可见的古篆体“寿”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东西向也是一个古篆体“福”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古代城市风水学文化的影响,因主要线路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沟因形而命名。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二沟采用沟、塘相连,排污与排涝相结合的办法,因势布局,疏密得当,虽历经千年,仍沿用至今,从而成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观
(5)赣州浮桥
宋代以来,赣州城经济繁荣,人口增加,城市对外交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赣州城三面环水,对外交通十分不便。为此,北宋熙宁年间(—),知州刘瑾首先在西津门外的章江上架设了第一座浮桥,南宋乾道年间(—),知军洪迈又在江面开阔的贡江水面上架设了建春门浮桥,淳熙年间(—)周必正再在南门外的章江上架设了第三座浮桥。赣州的三座浮桥其中有一座建春门浮桥一直保存沿用至今。而南河浮桥于年被现代化的城市桥梁取代。本世纪初,为了给市民提供一处休闲游览的场所,市政府又在距原址约米的上游建了一座新的浮桥,使得城南江面上再现一处美景。
(6)赣州文庙
北宋庆历年间,朝廷诏喻天下,令各州县创建文庙,以为儒学礼教之需。商贸繁荣、文化昌盛的赣州及时响应,遂于城东南慈云寺西侧创办了文庙。文庙虽经数次搬迁,但清乾隆年间最终搬回到原址,并于乾隆四十二年()全面大修。整座古建筑保存至今,成为江西省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文庙。
(7)慈云寺舍利塔
慈云寺舍利塔,位于赣州市老城区东南,因建于宋代慈云寺内而得名。塔身六面九层,高42米,为穿腹绕平座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每层都有延伸出的回廊和砖叠涩飞檐翘角,檐下有砖砌的阑额及斗拱。底层为塔座,塔心中空,沿阶梯可登临而上。每层辟门,并建脸佛龛,造型玲珑秀丽,具有浓郁的江南造型艺术风格。从该塔的造型、结构及公元年在该塔塔座上发现的“天圣二年女弟子陶氏一娘舍砖千口”与稍后发现的“天圣元年”铭文砖,可以证实该塔为北宋天圣初年(—)的建筑,是现今赣州市保存下5座宋塔中时代最早、造型最完美的一座,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通天岩石窟
石窟寺,唐末五代时期,随着客家先民的到来,石窟艺术被带入赣州,并在地理条件优越的通天岩创建了我国最南端也是江南最大的石窟寺——通天岩石窟寺。至两宋时期,通天岩石窟的营建达到了高潮,直到今日,通天岩石窟仍保存有唐末到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尊,北宋至民国时期的摩崖题刻品。
赣州的人文历史
(1)客家文化
一:赣南是最大的一块客家聚居地,其地域包括赣州市所属的十八个县、市区,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客家人约占95%,此数字约为闽西、粤东客家人的总和,因此,是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中最大的一块客家人聚居地。
二:赣南是客家形成的摇篮地,赣南地处四省交汇处,它与闽西、粤东地区在唐代以前,均属地广人稀,天高皇帝远,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唐宋中原动乱时,这里相对偏僻安静,是逃难者理想的栖身之所。而大量移民的涌入,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当地居民成份和文化传统的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中,孕育形成出一个新的独特民系——客家。从客家形成地域及自北而南的移民顺序看,北来移民,首先是来到赣南,然后再迁往闽西、粤东地区。特别是宁都、石城、瑞金等县,宋元时成为客家始民往闽西、粤东迁移的中转站。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便提出了“赣南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此后为诸多学者所认同并撰文巩固,从而确立了赣南是客家摇篮的地位。
三:赣南的客家有先客和后客之分所谓“先客”,是指唐宋时客家先民迁入赣南,慢慢孕育成客家人后,一部分继续向南迁徙,而另一部分则留居赣南深入发展。学者们将这部分迁入赣南后没有再迁出者,称之为“先客”或“老客”。所谓“后客”,即指明末清初,自闽粤返迁入赣的客家人。这些新迁入者,因其祖上经历闽粤时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回到赣南后,在语言、风俗上与当初在此分支时已存一些差异,为区别原有客家,学术上便称之为“后客”或“新客”。根据现在对赣南客家的调查研究资料:赣南十八县市,除章贡市区外,余均属客家县市。其中“后客”约占赣南总人口的65%,“先客”约占30%。
四:围屋是赣南客家独特的民居形式围屋,即四周围起来的房屋,其大门门额上大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燕翼围,龙光围之属,故有是称。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安远、信丰、寻乌县南部乡村。这些围屋大者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内住数百人,小者仅四五百平方米,围内仅住一户人家。平面大体可分为“口”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此外,还有不少数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围屋。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南的关西新围、杨村的燕翼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等。围屋,一般是在四角建有炮楼,外墙特别厚实,就其外观效果而言,除了给人以墙高壁厚、壁垒森严的印象外,便仅以其巨大的尺度、冷峻的外貌、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压抑。因此,赣南围屋最大的特征就是“防卫性”,这也是区别于闽粤土楼和围拢屋的最大特点。围屋,还是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性质为“异财同居”。围内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第二特点,就是“血缘性”。他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已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
(2)理学文化
宋明理学主要包括程(二程)、朱(熹)理学和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两大基本派系。二大基本派系与赣州都有很深的渊源。
周敦颐(人称濂溪先生)为理学的始祖,他传播理学最早是在赣南,并在赣南收了程颢、程颐兄弟为弟子,传授心性之学。周敦颐曾两度为官赣南,前后凡六年之久。先是北宋庆历四年(年)出任南安军(今治大余县)司理参军,达三年之久。庆历六年(年),程颢及弟程颐,受父亲程珦(时任大理寺丞知兴国县)之命,拜周敦颐为师,始受濂溪之学。北宋嘉祐六年(年),周敦颐迁国子监博士(后迁虞部员外郎)通判虔州(今赣州),此时正值周敦颐讲学著述之盛年,赣县士子曾准、陈衮臣先后事师周敦颐。由于赣州成了理学的传播发源地,慕名而来赣州的学者日益增多,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杨时(先后师事程颢、程颐,被奉为“程氏正宗”),张九成(杨时的学生)、朱熹(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杨方(朱熹的门生)等。周敦颐之前的儒学主要是政治儒学,理论的侧重点在政治领域,而不是人的精神领域,其最终目的旨在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而从周敦颐开始,儒学则转为心性之学。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他的哲学思想是直接从宇宙论本体论开始的,他在《太极图说》中说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即是说宇宙万化无不基于太极,太极就是道。此哲学论述极富有辩证之对立统一。他进而认为,万物中以人为最贵,因为人能够禀太极之理,具五行之性。太极之理即所谓诚,而诚也就是人之本性。诚是至善的,所以人之本性也是至善的。此学说之要义乃在构建道德本体论。周敦颐弟子“二程”后来继承和发展了濂溪之学,并创立了“洛学”(因长期在洛阳,其学被称为“洛学”),对后世之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周敦颐在赣州创作的盖世名作《爱莲说》亦成为中国人必读之文章。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赣南理学至明代中晚期,正德十一年(年),王阳明任都察院左分佥都御使,巡抚南赣等八府一州。讲学方面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以王阳明为首的理学家们大力提倡心学。王阳明之所以能在两年多时间里很快平定赣粤闽湘边界地区的民乱,一是与他年轻时喜读兵书、留心军事不无关系。二是与其学术素养密不可分。他本人曾说过:“用兵之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王阳明从不把打仗、讲学当成两件事,就是出入贼垒,未暇宁居,亦讲聚不散,与弟子们一起开展讲学活动。其间,他在兴办书院、社学,并在赣州开展了《朱子晚年定论》大讨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代表作《传习录》就是在赣州第一次刊刻出来的。同时在赣州还刊刻了古本《大学》儒学经典,以及《大学古本序》、《大学古本傍释》、《朱子晚年定论》、《训蒙大意示教读》等著作,并且亲自授徒讲学,阐述心学之要。正德十五年(年),王阳明终于在赣州揭示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个具有终极意义的哲学命题,他认为人人具有良知,人人可成圣人,人人都可以唤醒社会的公德、唤醒心中的良知。他提出:“不诚无物,诚则能成已成物。”“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学”,以求本心之源。他推倒了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强调“格心”而非“格物”的道德修养功夫,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程之中,目的和过程均在“知行合一”中有机完成。这些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石破惊天的说法,在当时对朱子学说和地位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震撼性和挑战性。可以说,正德十五年王阳明讲学赣州与阳明心学体系的最终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由于王阳明名声大振,四方学者云集其门,相聚赣州。理学在赣州的传播和演变,在江西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宋明理学史上,亦具有特殊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目前,于都县罗田岩摩岩石刻中还保留有周敦颐《同友人游罗岩》七言诗一首;在赣州通天岩、于都县罗田岩、龙南玉石岩、崇义县桶岗还保留有王阳明及其弟子、僚属们的摩岩题刻、诗刻、游记若干幅,是佐证周敦颐、王阳明在赣南历史活动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实乃弥足珍贵。赣州为了纪念周敦颐,王阳明命名的“濂溪路“,”阳明路“,”厚德路“等街道名称也已是沿用百年。
(3)勘舆文化
勘舆,又称风水,是人们对自我生存环境的选择与认知。中国的风水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雏形至少在上古时期已经形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自晋代起,风水便在全国盛行。唐宋时期,在我国东南地区,以江西、福建为中心,形成了形法、理法两大派别。其中形法注重于考察建筑、聚落周围的山川形势及建筑物自身的布局与安排;理法派则注重从时间与空间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极磁波变化的关系。由于形势派风水可观赏性强,易于操作,故发展最为迅速。
明代,是中国风水的集大成时期,这时的形法派风水在完善自身理论的同时,还吸收了理法的许多理念,从而一跃为中国风水文化的主流,并把这种文化传播到大陆以外的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地。形法派,又称峦头派。相传其创始人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杨筠松,又名杨益,俗称杨救贫。据赣州、宁都、于都、兴国等地的地方志记载,杨筠松,窦州人,曾在唐朝朝廷任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唐朝末年,当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盗取了秘史中禁术,与仆都监一起,由长安逃奔到赣南,辗转于宁都、于都、兴国、赣县等地,并在这里广泛收徒传艺,从而发展成中国风水中独具特色的派别。杨筠松本人因此成了大陆与香港、台湾客家人最崇敬的一位地理界神明。赣南也成为中国风水的发祥之地。形法派风水后来在兴国县的三僚村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在这里居住的曾、廖两姓,自称都是杨筠松嫡传弟子曾文,廖瑀的后裔,曾得到杨氏秘传。所以,明、清两代,这里涌现出廖均卿、曾文政、廖绍定等一大批闻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水大师。据该村曾、廖两姓族谱记载,廖均卿、曾文政均为当地儒生,从小酷爱风水,并对中国风水术有很高深的研究。明永乐五年(年),经礼部尚书赵翊推荐,两人从三僚村来到京城,面见当朝皇帝,并奉旨为朝廷扦卜了天寿山皇陵(即十三陵),因功受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领四品职官月俸。继廖均卿、曾文政之后,嘉靖十五年(年),廖文政、曾邦旻、曾鹤宾又奉诏晋京,为朝廷相看献陵,并奉旨治理黄河,兼通漕运,从而受到嘉靖皇帝的一再封赏。顺治十六年(年),曾永章再次晋京,奉诏相视陵园,受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正是在朝廷的一再宠爱之下,使得三僚村曾、廖两姓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迅速提高,人才随之大批涌现。据统计,仅明清两朝,两姓取得贡生、增生、稟生资格的便达到名,经科考入仕的有11名。在曾姓取得生员资格的人中,注明专修《易经》的就有16名。与此同时,村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风水大师也蜂拥而出,其中仅见于清同治《兴国县志》记载的就达到21个,而见于两姓族谱记载的更达六七十人之多。在这些大师中,有廖均卿、曾从政、廖绍定、廖绍宠、廖胜概、廖邦明等一批人,他们不仅在实践上有很大作为,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不少创新,整理出诸如《阳宅简要》、《地理指迷》、《向水批南》等一批有价值的风水著作。正是由于自廖均卿、曾从政之后,三僚明清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三僚村成为新一代江西派风水的杰出代表,“中国风水第一村”的地位由此确立。
(四)红色文化
赣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年11月7日,在赣州瑞金的叶坪村,诞生了一个“赤色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故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创建,彪炳史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打响。赣州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多达10.8万人,占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仅兴国一县就有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有1.37万人,每公里就有1名兴国籍战士倒下。在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帅中,十大元帅中有9位(徐向前除外)、十大将中的7位(粟裕、陈赓、黄克诚、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都在赣南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战斗过。新中国在~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州籍的有名,其中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名。其中在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6名,兴国县因此被誉为“将军县”。
留下了一大批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赣州因此被列为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主要有著名的苏维埃三大旧址群、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渡、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还有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邓小平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旧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