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市工商联出台了多项创新政策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5月10日,记者从市工商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围绕打造“四最”(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市工商联大胆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成效,推动出台了多项创新政策,着力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发展。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具体出台了
哪些创新政策吧
建立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测评体系
根据《赣州市非公(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试行)》安排,我市每年2次对非公(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年中、年底各一次。参加评价人员分别是市非公(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招商引资已签约未落地客商、商会代表人士等。首批被评价对象共67个单位,分别是38个市非公经济服务管理单位,4个执纪执法部门、25个窗口服务部门。评价内容包含办事效率、服务态度、依法办事、服务质量、政策落实等5方面。评价结果纳入市直单位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了赣州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
年12月,我市成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工商联设立了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维权服务中心主要受理范围是:诉求人在投资、生产、经营过程中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诉求人在投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政策法律咨询;诉求人与其他企业出现经济纠纷,需要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帮助的;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诉求人可通过“”政府服务热线或“”维权专线电话、“”电子邮箱、市维权服务APP平台、来信来访等渠道向市维权中心提交维权诉求。
制定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与负面清单
今年2月,赣州市促进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与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正面与负面清单各从10个方面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家交往行为进行了规范。
建立了市领导联系外埠赣州商会工作制度
根据《关于建立市领导联系外埠赣州商会工作制度的通知》精神,市委各常委、市政府各副市长分别对接联系35个外埠赣州商会。通过定期通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重大工作部署及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宣传推介“赣商回归、赣才回归”等方面政策和项目,推介全市招商引资、招商引智重点项目,引导在外赣州籍人士积极响应“赣商回归、赣人兴赣”号召,回归家乡投资创业;帮助协调解决赣商返乡投资中有关困难和问题;适时走访联系商会,调研指导商会规范建设,接待商会返乡考察,应邀参加商会换届、年会等重大活动等方式推进我市与各地经贸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地客商来赣州投资兴业。这项制度得到外埠商会一致好评。
制定了鼓励外埠商会建设发展推进“赣商回归、赣才回归”表彰奖励办法
根据奖励办法,我市每年表彰一批自身建设蓬勃发展、引导赣商赣才回归成绩突出的外埠商会,设立“优秀外埠商会”奖,每年表彰12个。在年2月召开的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表彰了12个优秀外埠商会。并为广东省江西赣州商会等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6个优秀外埠商会发放以奖代补工作经费39万元。
建立了赣州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我市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建立赣州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民营经济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规律研究;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先进典型;针对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各项对策和建议,协助开展有关评选表彰活动等。
下一步
市工商联将
着眼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创建“非公经济大讲堂”,打造服务非公经济的“升级版”,搭建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力争每两个月举办一期,主要内容是非公经济最新政策解读、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实操指导、政策项目推介、开展政商交流活动等。
二是推动赣州商会联合总会设立金融专业委员会。利用赣州商会联合总会的平台优势,汇集全国各地金融、债券、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的赣籍高管,推动金融资本市场信息、人才、资金、总部回归,推动赣州资本市场成熟完善,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开展工商联系统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一方面充分用好县(市、区)工商联和商会组织两个平台作用,组织开展营商环境“大讨论”“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延伸触角,贴近企业,听取更多更真实的民营企业呼声和诉求。另一方面联合公检法司、税务等部门开展系列法律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体检、侵权维权等服务,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私有产权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宽心”“松绑”。
来源:赣南日报;记者温居林实习生胡榕
编辑:戴文艺实习生陈康编校: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编审:陈昱鑫